都将其定性为意外失火。但在一些早已沉寂的网络论坛和匿名博客的角落里,
苏瑶发现了一些零星的、指向不同方向的帖子。有人匿名暗示,
火灾的起因并非意外那么简单,似乎牵扯到某些不为人知的纠纷。更让苏瑶心惊的是,
有帖子提到,当年的死者名单可能并不完整,
似乎有人被刻意从那场灾难中抹去了存在的痕迹。线索模糊而细碎,
苏瑶决定去市图书馆查阅当年的旧报纸。图书馆的微缩胶片阅览室里,她花了一整个下午,
翻阅着泛黄的报纸版面。报纸上的报道比网络信息稍多一些,但关键信息依旧模糊不清,
对起火原因和死者身份的描述都相当笼统。她甚至尝试根据报纸上留下的记者名字,
试图联系当年报道事件的记者,但大多石沉大海,杳无音讯。随着苏瑶调查的深入,
公寓内的诡异事件也愈发频繁。有时是深夜走廊里回荡的哭泣声,
有时是莫名出现在镜子上的手印,有时是家具在无人时被悄然移动。
室友们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,彼此间的猜忌和不信任如同疯长的野草。终于,
在一个压抑的午后,矛盾彻底爆发了。林薇发现自己放在客厅桌上的一条项链不见了,
她情绪激动地质问是不是钱芳拿了。钱芳矢口否认,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,互相指责,
将多日来积压的恐惧和不满全都发泄了出来。赵静冷冷地站在一边,
用一种充满敌意的眼神死死盯着苏瑶。她突然走上前,压低声音,
用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气音警告苏瑶:“别再查了,有些东西,不知道比知道要好。
”“你会引火烧身的。”赵静说完,便转身回了房间,重重地关上了门。
室友之间原本就脆弱不堪的信任,在这一刻彻底崩塌。每个人都像是惊弓之鸟,互相猜忌,
互相提防,公寓变成了充满敌意和隔阂的孤岛。苏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和无助,
仿佛独自一人在对抗着整个公寓的恶意。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,
转机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。一天深夜,当苏瑶独自在客厅发呆时,
...